据了解,中创物流已从国有企业发展而来。其前身是国有的青岛远东国际航运代理(缩写为:远东国际,持股51%)和青岛海洋大亚货运有限公司(缩写:Oceanic Daya,Holdings 49)%),李松青大部分和其他管理层也来自国有大洋洲大亚。
在同一批人中,国有企业没有治理,他们控制的私营企业正在以繁荣的方式运作。这是国有企业制度的好处还是缺点?
根据数据,中创物流董事长李松清等人涉嫌通过明显违规行为取得相关股权。李松青是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李松青,1996年至2011年,担任青岛中远大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期间正在寻找中创物流的股东,成为最大的股东和实际的控制人,而另一方是在与国有企业有显着相关性的公司的幕后。真正的控制人。
同时,报告期内,青岛远洋大亚物流被列入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成为第一批和第一批客户,可能与李松青等大洋洲管理层分不开。基础。
大量的违法和诉讼
自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已收到30项行政处罚,根据之前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可追溯至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中创物流与其控股子公司受到48项行政处罚,即公司违反规定约6年72次,每年12次,违规每月一次,但每次罚款金额较小。投资者质疑处罚是否过低且无关紧要,这将导致贵公司无所畏惧和不一致。
进入裁判文件搜索“中创物流”发现该公司涉及多达99起案件的诉讼,其中,截至2019年1月31日,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有一笔未付款的原告/申请人为原告/申请人涉及100多万元的重大诉讼,仲裁,自2019年1月31日起,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有2起重大诉讼和仲裁案件,未决金额超过100万元作为被告/被申请人的未决目标。
QQ图片20190430100704.jpg
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为什么经常发生违规行为?随着中国法律制度的日益严格以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越来越强,公司的经营业绩如何让股东和投资者放心?江南网在相关问题上打电话给中创物流,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无回复。
在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下降,投资项目可疑。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技术的注入和航运业的转型,中国物流坚持规则,在创新和研发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可惜。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研发费用在2016 - 2018年为0。 0和2,291,300元,公司2018年产生研发费用291.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0.06%,主要用于研发人员的员工报酬费用,即公司2018年以前没有任何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2018年的收入。该比例仅为0.06%。截至目前,该公司仅拥有4项专利,没有核心技术人员。
那么,依靠传统的业务和过去的资源可以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的低迷?也许公司平均水平的表现也凸显了风险。
根据公司财务数据,2016年至2018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658.94亿元,444,479亿元,444.77亿元,2018年同比仅增长0.7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 2018年人民币1.89亿元,1.91亿元,同比仅1.12%,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下降9.09%,8.14%和7.48%。
为什么公司的2018年净利润增长缓慢,但在毛利率下降的情况下可能高于收入增长?受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整体下滑的影响,公司增长放缓将成为常态,未来业绩会有变化吗?